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进入七月中旬,全国各地中小学生都已陆续进入暑假模式。
曾经,“假期是你和学霸拉开距离的开始”,因此,许多家长将孩子送进了各种线上线下学科培训班。
而现在,“双减”正式施行的第一个完整暑假,家长和孩子要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上班族父母没有充足的陪伴时间,又或者是经历过辅导孩子作业的崩溃,许多家长选择将“神兽”送去各种非学科类培训班。
学习乐器、美术、舞蹈等已经是常见的热门选项,近年来,无论是出于强身健体的考虑,还是让孩子走体育竞技道路的打算,给孩子报名一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家长正在逐渐增多。
其中,当属足球、田径等项目最为热门。
2015年,国务院公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足改方案”),明确提出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据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校足办主任王登峰介绍,七年来,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是“从娃娃抓起”,对足球运动进行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从而搭建起完整的竞赛体系,遴选出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同其他途径培养的人才一起,共同构成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人员基础,最终为职业联赛、国家队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记忆里传统的学校体育课,总是轻而易举被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所占用,体育老师在该出现时总是“有事”。即使盼来了一节正常的体育课,课程内容也总是热身、跑步、自由活动三个环节,而真正的锻炼目的、学习专业运动技能的目的却被抛诸脑后。
此次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就是校园足球管理体制,设立校园足球特色校。“校园足球特色校要求每个班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组织学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并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足球竞赛活动。”
到目前,全国设立了32780所校园足球特色校,成都共有17所校园足球特色校。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校园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的意义,在于强健身体、塑造人格,为人的发展提供必须的生理基础。运动不是一时之需,为某一场考试而突击练习毫无意义,运动应是人一生的必修课,不仅必修,还得高质量完成,这样才会得到一份“优质答卷”。
重视校园体育建设,可以让青少年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早在民国时期,“学界泰斗”蔡元培就将军国民教育列为“五育”之首,他认为,国内教育传统重文轻武,国外侵略者虎视眈眈,一个强大的国家,其国民必当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
两场奥运会的荣光便是最好的映照。谷爱凌、苏翊鸣、徐梦桃等一批批运动员在赛场竭力拼搏,只为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体育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永远承认拼搏向上的力量,肯定勤奋、进取的价值。难度再高的动作,全红婵也能通过一次次练习将身后的水花控制得趋于完美。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健康。如同梁启超所言,“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迎着傍晚七点多的夕阳,成都市青羊区的一个运动场上,少年们肆意挥洒汗水,在跑道上划完一个又一个圆圈,在绿茵场上练习一次又一次射门。
晚霞给他们的背影笼上一层柔和的光,期盼他们再去追逐第二天的朝阳。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