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7月16日,2022年在这一天正式入伏,这是一年之中最闷热、最潮湿的一段时间。
持续不断的高温用热射病来威胁着人类,空调成为夏日里的忙碌担当,“雪糕刺客”让普通人对冰柜里的快乐望而却步。
热浪使空气中的一切变得扭曲,让人不禁回忆起,小时候的夏天,好像没这么热吧?
总是觉得,“80后”、“90后”经历的夏天才是最好的夏天。
满目绿色的稻田里,青蛙的“呱呱”声伴随着一小股细流从这块田流向那块田,田间的小鲤鱼偶尔不小心撞到幼穗,旁边的小河沟边,翻开一块石头就能找到逃窜的小虾或螃蟹,山间的微风吹过树梢,又俯身带来溪流的水汽,再吹到我们身上时,便只觉得凉爽。
傍晚迎着火烧云回到家,和父亲一起去把放在井里或河边“冲凉”的西瓜、黄瓜、番茄拎回家,父亲切西瓜,母亲将番茄切好拌上白糖,我们总能吃到最甜的那一口。
沁凉的瓜皮接触空气,凝结而成的水滴与西瓜汁水混在一起,落在脚下的空地。或许吐出的西瓜籽也会被我们好好收集,种在屋旁的空地里,盼着它们能够长出甘甜多汁的大西瓜。
或许是城市里实在太燥热,或许是想要“童年的纸飞机”再次飞回自己手里,选择趁着暑假带着孩子回到乡村生活的父母正在增加。
眉山茶灵谷,小孩子们正在玩耍
西南联大时期,时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师,可以是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但对童心未泯的小孩子而言,让更加具象的大自然来当作老师,或许更好。
香樟树和黄角兰的香味有何不同,荷叶和芋头叶的叶片有何相似,玉米和土豆的果实分别长在哪,这些一看便知、一闻便知的经验比教科书上的理论更加生动。或是刚破壳的小鸡、傍晚低飞的蜻蜓、“红掌拨清波”的白鹅,甚至是山上泥土的颜色、岩石上长满青苔的一边,这些,都是大自然免费开放的课堂。
然而,渐渐的,乡村人来到城市,奋斗,打拼,安家,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幸福、成功的故事,如果可以忽略身后长草的老屋,孤单的父母和荒芜的田地的话。
荒废的乡村
“努力学习,走出大山”一直是很多农村学生最大的愿望,但走出大山后,大山怎么办?
古时人们想“考取功名、升官发财”,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衣锦还乡”,而现在,有能力在城市扎根的人们却不愿意“还乡”,乡村似乎被人所抛弃了。
这也是许多志愿学农的学生尴尬之处。大学四载,或许再加上两三年研究生生涯,学成之后发现乡村已然成为养老圣地,奋斗的青壮年早已去城市奋斗,一腔为农林做出贡献的热情被找不到对口工作而浇熄,最终踏上转行之路,只有极少数人一直坚持着,靠着土地创造出自己的成绩。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农学专业的
梁哲贤和他的创业小伙伴们
大地生长出万物,因此人们称她为“大地母亲”,而土地连绵的乡村自然成为人之根本。“乡村是我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基础”,是一座博物馆,也是文化的宝库。
转变乡村现状,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举措。
城乡融合发展,使人才择业不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向共同富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质量保证价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好环境、好风景,造就好收入;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精准脱贫......
只有各种战略措施实施到位,乡村才不会成为被放弃的故土,国家的根脉才会更强壮。
当我们怀念那时的夏天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是夜晚屋后的蛙叫,是徐徐吹来的晚风,是渐渐模糊的故乡面貌,还是那只“童年的纸飞机”?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