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教师节过去了,但新的一学期才刚刚开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成都的学生们在“下楼检测核酸”的大喇叭声的陪伴下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居家学习,宜宾、遂宁等地的线下课程也被疫情打断,紧急叫停。
在本轮疫情中,成都市上千名教师穿上防护服,将手中的粉笔放下,拿起了核酸检测的棉签,在不同的职业中切换自如,可刚可柔。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二幼儿园的教师们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的教师们
对于新入学的学生们而言,他们甚至还来不及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便要习惯老师从“天天见”变成了“屏幕见”。
诚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的网速、越来越高的屏幕刷新率和越来越方便的多样化教学应用软件都让线上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便利,但在疫情的冲击下,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无缝切换的状态下,学生们需要的是怎样的老师?如何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变化的优秀老师?
一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广泛,这让原本只服务于一定群体的教师有机会面向大众,真正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教师荣光。
只需要点开一个视频,黑龙江的同学和海南的同学可以观看同一堂政治课,新疆的同学和福建的同学即使隔着时差,但也在同一个北京时间下听着英语老师讲“重复出现的是重点,重点是考点”。而这些受到天南海北的同学的喜爱的教师,也就变成了网红教师。
由于大学生相对来说具有更强的信息传播属性,面向大学生的大学教师、考研教师等往往能脱颖而出,夺得“网红”称号。考研政治徐涛老师,考研英语唐迟老师、考研数学汤加凤老师和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老师、以及在新东方担任英语老师却因直播带货爆火的董宇辉老师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
网红老师的课堂效果如何?这并不像娱乐圈的营销水军刷数据,真真假假难以辩驳。恰恰相反,能让网红老师不止昙花一现,最终成为学生们口耳相传的“YYDS”,他们身上必定有着各自的闪光点,能够实打实的给同学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众所周知,千禧一代的学生们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传统的一板一眼教书法已经难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从教育学原理上来讲,枯燥的讲授法和被动的机械记忆也并不能使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而此时,网红老师们积极拥抱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性格,打造出了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课堂。
徐涛老师的课轻松幽默接地气,看似复杂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等基本理论被他用“卖包子”一个例子四两拨千斤地串联起来,暑假备考感到燥热疲倦时,他用他自己全班同学的例子告诉学生们:“凡是要考研的,最后没有一个不是研究生”,被备考和其他事情扰乱心神时,也会想起他讲到哲学时提醒同学:“要先解决主要矛盾”。
唐迟老师的英语阅读课没有那么幽默诙谐,但多年来能稳稳立足于网红老师之列,无他,唯方法尔。这些方法并非难记的口诀和顺口溜,而是早已变成金句频繁出现在他的课堂。“慢慢来,比较快”,“一切不背单词的阅读技巧都是耍流氓”,“细节服从主旨”,看似简单的方法,在他题复一题的陪伴与讲解下,给学生们带来了质的飞跃。
还有“你这个年龄段你睡得着觉”的汤加凤老师,是勤奋刻苦的最好榜样。
以及在B站掀起学刑法热潮的罗翔老师用“法外狂徒张三”的例子将法制精神的光芒照到了更远的地方。他说,如果天塌下来,正义才能得到实现,那就塌吧。
三
为何要分析风格不同的网红教师?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论语》中不止一次提到取长补短的重要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都是对于普通人的基本要求。而教师面向青少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则更应该见贤思齐,时刻保持学习之姿。
在生活中,这样的教师也不少。
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的刘俊秀老师从数学学科转向语文,从2013年至今的九年时间里,“大量阅读、课外拓展、兴趣培养”是她生活中的关键词,除了一直延续的每周一本书的阅读课程,她还利用自己语文课和午间休息的时间,给孩子们带来电影鉴赏、美食烹饪、历史经济等课程;从2013年开始,她积极关注孩子的职业体验教育,不定时邀请家长到学校,结合自己的职业和阅历,给孩子们讲述不同工作带来的不同收获和感受。
成都草堂小学的赖倩老师立足于自身学科特点,让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回归中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与养料,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赖倩和年级组老师一起原创了《童蒙行》,它细分为《礼仪规》《课堂规》《卫生规》《午餐规》《休息规》,朗朗上口的小歌谣和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如《休息规》:“轻声语,缓步行。宽转弯,避冲撞。”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们课间文明安全休息的问题,孩子们读一读,品一品,讲一讲,做一做,一日礼仪心铭记,经典智慧伴成长,同时也让中华传统文化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新学期,对于学生来讲有着非凡意义,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关于希望,关于憧憬,关于行动。
作为这段时光里学生们最重要的引路人,希望无数平凡教师也能不断前行,成为用学识与人格不断惊艳学生们的“长红教师”。
(参考资料:中国网)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