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为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筑面向现代化、引领未来的区域教育新生态和新格局,10月28日,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场景建设推进会暨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主题研讨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举办。
致辞环节中,成都市青羊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冯胜强调,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变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更是作为教育理念重塑、育人模式升级的关键引擎。
随后,成都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熊宗辉表示,成都作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重要示范区,将持续以数字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期待通过专家引领与区域交流注入新动能。
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永刚强调,本省通过“网链共享计划”打破区域壁垒,搭建协同发展平台,希望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言创新。
此外,活动还汇聚了来自中国教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权威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来自科大讯飞、希沃等领军企业的技术专家。
会上,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一杨对《青羊区整体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全面解读。《方案》系统规划了未来三年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目标、路径与重点任务,标志着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建设进入系统化、整体性推进的新阶段。
《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三年,青羊区将致力于构建形成“人机协同、数智赋能、泛在融合”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融合,实现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评价方式和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在基础环境与平台建设上,青羊区将建成覆盖全区的一站式智慧教育平台和智能化校园环境。在核心应用层面,将系统构建贯通各学段、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通过“智教、智学、智研、智评、智管”五大应用场景,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智能教学能力,最终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
活动现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青羊区人民政府现场签署了共建教育强国实验区(培育)协议,标志着院地合作开启新篇章,将为青羊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动能。同时,聘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所长曹培杰等6位专家担任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首席顾问及专家顾问,为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专业引领。

此外,此次活动还评选出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等18所青羊区“人工智能+教育”先行学校和一批数智先锋教师,激励其在“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间等七位嘉宾,围绕“智能时代的课程逻辑演化与教学场景创新”展开深度对话,碰撞思想火花,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图景的思维盛宴。

当日下午,活动还设置“智教”“智研”“智创”三大平行现场,分别在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和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同时进行,为与会者提供沉浸式的观摩体验。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