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1
随着社交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对生活的深度渗透,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短视频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小孩子之间玩“烂梗”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全社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摆脱网络“烂梗”?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有关“网络烂梗”的讨论。“老六”“完了,芭比Q”“come on the way ABC”等网络梗让大家直呼看不懂,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却非常熟悉,在日常交流甚至作文当中,这些网络热梗也频频出现。
一项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发现孩子讲过“网络烂梗”。相比上网接触,孩子身边的同伴成为一些“烂梗”流传开来更为重要的来源,近七成的家长发现孩子在与同伴聊天、玩耍、聚会时经常讲“网络烂梗”。而根据一些在校老师的观察,无论是课堂、书写等场合里毫无关联地“玩梗”,还是课余交流中讲出带有粗鄙、恶俗、暴力字眼的“烂梗”,大多数孩子其实并不能准确说出其背后的含义。
越来越多类似现象的出现让我们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好好讲话了?好像离开了网络梗,就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思。
究其原因,现代网络普及率高,网络准入门槛低,越来越多青少年的生活与网络的关系日益紧密。青少年接触网络越久,对于网言网语的接触也会更多,网言网语更加迅速在青少年群体中蔓延,并运用在日常生活甚至学习当中。
“无梗不说话”让他们与更广阔的世界,更真实可触的现实生活之间产生壁垒,不利于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养成。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长期浸淫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很容易变得粗鲁不文,污言秽语,让网络交流甚至日常交流变质,失去对语言文字之美的感知能力。
但是,要把青少年与网络文化彻底隔绝开来,既不合理,也不可能。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引导。正如前不久在社交网络走红的一场关于“网络梗”的班会,开班会的朱文洁老师借用冯骥才的话说到:“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用“气球”和“蝴蝶”作比喻,引导孩子们面对网络热词,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
营造良好的网络语言环境并不是单一的群体能够做到的,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需要在日常相处中引导孩子如何正确辨别以及使用网络语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校与教师在课堂之中要丰富学生对于”美”的认知,陶冶情操,让青少年更深刻地领略语言文字中的文化内涵,树立语言规范意识;相关网络监管部门需规范网络文明建设,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清朗的文化空间。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