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1
最近#直到25岁我才真正读完了中学#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感慨:长大才发现:语文课本里的经典尽显人生哲理。
年少的我们青涩懵懂,对于大多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只读其字却未知其意。长大后我们再回首,学过的课文似乎又读出了别样的韵味,在懵懂时候埋下的种子,经过生活浇灌后开始生根发芽。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全是人生,初读不识书中意,待历经千帆,少年不再,再读已识得其中的百味辛酸。
关于亲情,是《背影》里“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里沉甸甸的父爱;是《陈情表》里“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情真意切,字字动人;是《爸爸的花儿落了》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里的无言悲伤,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一生的潮湿,想起来,就会下一场只有你自己看得见的雨。
关于爱情,有人言说,《孔雀东南飞》和《氓》,语文书中最令人遗憾的两篇文章,前者爱而不得,后者得而不惜。那时单纯,兴许只记得“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长大后明白,向往的爱情是如《致橡树》里“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一般,相互平等同时互相欣赏,是风雨同舟后的共同成长。
关于生活,韩愈的《师说》里提到“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遇到问题,一定要勤问,学习离不开一个“勤”字。后来我们才懂得:生活也是要“勤学、勤问”,不可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想法,我们从来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语文课本里曾经读过的诗句和文字,有的荡气回肠,有的平仄婉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娓娓道来。它们饱含了文人墨客对壮志的抒发,对命运不公与渺小自我的感慨,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语文课本里的内容,我们学习的时候可能难以真正理解,但是等到我们经历逐渐丰富,经历过足够多的得意与失意就会有更深切的感悟。
或许说到这里会有人感到质疑,既然当时的学生读不懂,那为何还要把这些文章加在课本中呢?
这正是教育的意义。教育讲究“知行合一”,收录进语文书的课文和老师字字箴言提前为我们埋下了一颗种子,它们看似不声不响,却对我们产生了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当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忽然再次回忆起课本里的一句话、一篇文章,而因此对当下面临的状况有了新的思考,那颗种子就会钻开土壤,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
教育的意义在这一刻真正地达成,形成闭环。那些我们背过、理解过的课文成为了思想的一部分,和曾经被潜移默化过的行为方式一同塑造更加优秀的自我,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少时读书,看在眼里、读在口中、写在纸上,而现在重温却上心头。少时读不懂文章只当任务,再来看却道尽人生。“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奈何当时学业繁重,只顾着赶路,功利潦草地背记,竟没来得及窥探文人风骨,而今再看,篇篇意味深远。那些“迟到的读后感”,敬背诵全文的青春,敬曾被题海埋没的浪漫风骨,敬后知后觉的人生。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