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一种新的公共学习空间——付费自习室。这种自习室的用户大多是专门准备“考公”“考编”“考研”的年轻人。这其中有不少人认真学习并成功上岸,但同时也有年轻人将这里当作逃避压力的新场所,不少人直言,自己只是在“表演性学习”。
所谓“表演性学习”,是指假装上进、假装努力,表面上看似投入了大量学习时间,实际上却没什么效率。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达755万人,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千万人。数据证明,付费自习室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表演性学习”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当前一些待业青年焦虑与迷茫的心理,试图通过“表演性学习”来减少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表面看来,是一部分人假装学习、假装努力,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学习。但更深层次的背后也应该看到,当代年轻人复杂的心理机制,其实是部分年轻人缺乏目标感,与社会脱节、无法应对焦虑情绪等问题。
对此,红星新闻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某种程度上,自习室已成了同时安放他们进取心与‘放过自己’念头的缓冲地带,‘假装在努力’也是能缓解‘虚度光阴焦虑感’的另一种解压机制。”
“表演性学习”是一些人逃避现实困境的一种选择,对其保持一定的宽容度,确有现实的必要性。“表演性学习”可以短期给年轻人提供心理安慰、精神慰藉,但长此以往,也存在负面影响。毕竟,“表演性学习”并非真的学习,而是真的“逃避”。对年轻人的短期逃避应当宽容,但年轻人也应当明白,逃避从来都不是长远之计。
青年人需真正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无效的“表演式学习”。除此之外,可以适当地“走出去”,不要一味沉迷在考研、考公中而不能自拔,也要适时地与亲友聊聊天,纾解自身的焦虑;可沉下心来思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并付诸行动。
对于待业青年,学校和各地可以引导其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分析、明确职业方向,避免随波逐流地备考。光明网发表的评论文章也建议,可以为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帮扶,引导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有关部门以及社区可以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咨询讲座等,为他们疏通心理,排解焦虑、迷茫,为青年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需要看到的是,并非所有在自习室休憩的人都是“表演性学习”,有些人可能只是劳逸结合;也不是所有“表演性学习”者都是“没福偷享”,很多人兴许是还没找到自己该奔赴的方向。
总之,对年轻人的“表演性学习”,社会需更加宽容,同时为年轻人提出更加中肯的建议,给予更切实的帮助。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