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2024年度十大流行语发布,“小孩哥/小孩姐”入选。明明是小孩,为什么能够被大人们反称为“哥/姐”?“小孩哥”“小孩姐”们有哪些“过人之处”?所谓“小孩哥”“小孩姐”,是网友们对那些“年龄不大,本事不小”的孩子们表达钦佩与夸赞的网络用语,“小孩”形容的是年龄,“哥、姐”形容的是能力水平。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孩哥”“小孩姐”虽是新名词,但并非新群体,历史上就曾有孔融让梨、项橐三难孔子、司马光砸缸等,讲的都是“小孩哥”的故事。当下的“小孩哥”“小孩姐”也不逞多让:11岁的郑好好、14岁的崔宸曦在巴黎奥运会上表现精彩,博得一片赞扬;“11岁男孩暑假在家造火箭”登上热搜,被网友称为“火箭哥”的小男孩自学物理化学编程、写下600多行代码;在舰艇开放活动现场,一位跟随父亲参观军舰的“小孩哥”飞奔到五星红旗前敬礼:“以前看国外的军舰,今天看到了我们国家自己的军舰,更大更好,希望我们的祖国再强大1000倍!”
“10后”“20后”作为伴随互联网长大的一代,在开放的环境下长大拥有积极勇敢的人生态度:敢说、敢想、敢做。“小孩哥”“小孩姐”能力的背后,是社会和家庭的塑造力,“哥、姐”的表达,看似矛盾,却潜伏着成年人内心的呼唤。
每个“小孩姐”“小孩哥”优秀背后,是教育理念的进步,是更多元、更多维度的教育评价体系。她们是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选手,也是互联网分享厨艺的“小大人”,我们都发自内心地称赞她是“小孩姐”;他们是成绩优秀的“学霸”,也是讲起博物馆知识如数家珍的“满级讲解员”,我们都尊称一声“小孩哥”。
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过去部分家长推崇的“苦难教育”到现在大多数年轻家长不再高举“苦难教育”的旗帜,而是让孩子找寻真正的自我,并不断提升,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优秀的教育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更在于孩子性格的塑造,社交能力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养成以及自我管理的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少年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被更加重视,孩子们得到了更多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机会。同时,社会对于年轻人的个性和能力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支持。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节奏,有些孩子可能早早展现出超凡的天赋和才能,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发掘潜能。期待更多“小孩哥”“小孩姐”继续释放活力,更要尊重孩子之间的个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不一样的自我。
“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少年强,则国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模样,从每一个孩子身上,我们能窥见几分未来中国的模样。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