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在手机下单一份“外卖”,送来的不是热腾腾的饭菜,而是一堂上门体育课。据潮新闻报道,这种名为“体育外卖”的上门服务最近悄然兴起,主要面向青少年及幼儿,提供体适能培训、中考体育提分等服务。所谓“时间地点你来定,器械计划我来备”,这份时间灵活、地点灵活的“外卖”,受到了不少家庭的青睐。
外卖服务延伸至体育培训行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提升的需求越来越高,“体育外卖”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等量身定制课程,实现训练内容与体育需求的高度匹配;另一方面是孩子在合适的地方就可以接受专业体育训练,省去通勤时间,有效缓解学生家长的时间焦虑。
无论是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还是近年来各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都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在运动健康领域的投资。“体育外卖”是一种体育教育服务的新思维,其灵活教学让很多中小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提出对应的体能需求,而教练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训练的效能。
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外卖”和上门烹饪、上门收纳一样属于上门服务的形态。快速走红的背后其安全保障、服务质量、隐私保护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场地选择和训练方法上,该种方式可能存在随意性,如若发生损伤,很难认定责任。此外,教练的资质是否合规,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磕碰等意外状况如何处理,此类安全问题更需深度思考。
服务质量埋下隐患。传统场馆培训有场地资质、机构背书作保障,而“体育外卖”的教练资质、课程科学性等关键信息,家长多只能依赖平台介绍或口头承诺。信息不对称易导致宣传与服务脱节,埋下“货不对板”隐患。
对于此类新兴“上门经济”,平台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严格的教练筛选机制,对教练的从业经历、背景情况等进行全面核验;同时制定标准化的服务合同,明确课程内容、退费机制以及责任归属等,让服务标准从“模糊”走向“清晰”。
家长更需擦亮眼睛,孩子安全问题不容马虎,选择服务时查清相关资质,课程中更需留存证据,例如拍摄训练视频、保留沟通记录等,充分考虑潜在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积极维权。
监管部门需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出台针对性解决方法,明确职能边界,对于行业内不符合规范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畅通维权渠道,引导供需双方签订规范的服务协议,让权责边界一目了然。
当规则和标准足够清晰时,无论是家长、孩子还是教练员才能有稳定的预期,“体育外卖”才能从“新鲜尝试”真正成长为家长放心、行业认可的优质服务,能让更多孩子在安全与专业环境中感受体育的快乐。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