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纸上春秋,见证时代前行;镜头波澜,助推社会进程。时间走到2023年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翩然而至。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新闻在路上。”这是新闻人对于记者节的庆祝方式,你所看到不断更新的新闻头条,照常出版的报纸......每一篇每一页都是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
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有记者的身影。战争前线的采访、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瞬间、爆炸事故现场,记者见证时代的变化的同时也关注人情的冷暖。
回望2023,人工智能狂飙突进,ChatGPT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闯入内容生产赛道,新闻报道也不可避免地被AI冲击,加之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当AI主播都开始播报新闻,这个时代还需要记者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当流量裹挟的信息洪流汹涌而至,我们更应该看到记者在其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新闻的原创离不开记者。无论AI有多么智能与便利,但是新闻背后的价值挖掘仍然需要记者,机器里堆砌出的字符,不可能输出有独特价值的原创内容。唯“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方能察世事,明道理,见真章。
新闻的真实离不开记者。巴以冲突假新闻泛滥,连美国总统拜登都被假新闻裹挟,误信有关的假新闻。碎片化阅读的当下,只有对真相足够执着的记者,只有对真相不断追求的记者才能去核实新闻的真实性,祛除纷扰的噪音,还公众以澄明。
近期上热搜的战地女记者——陈慧慧,以坚强的身躯逆行在巴以冲突的炮火中,报道战争的真相同时也在承受战争的危险,恰如陈慧慧面对镜头所说:新闻理想与新闻力量从未远去,向世界传递真实的声音,这是中国战地记者的使命。
技术的世界越繁杂,越需要记者理性的大脑,在技术爆炸的时代,记者从来都不会失去自己的位置,反而更加无可替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诠释新闻人为国为民的理想和抱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而延续至今的家国情怀,却因为新闻人的传达而更加浓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读懂中国,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听到、听懂中国声音,新闻人有责任让中国故事“走出去”,让中国声音“更响亮”。
所谓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有财产万千、有是非曲直、有善恶忠奸”。新闻的世界纷纷扰扰,更需要记者用理性的大脑、犀利的文字记录事件真相,维护人民的利益,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新闻、了解新闻,为更多群众发声。
正因此,我们关心被洪水浸没的庄稼和图书,关心学校食堂饭菜的安全,关心孩子被拐家庭的破镜重圆,关心处于网暴中心的普通人,关心被数字时代落下的群体。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新闻真实、坚持是非观点,任技术如何蓬勃发展,世界如何变化,仍履行好一名记者的本分。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