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道:“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语言文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战略资源,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而近日,科普甲骨文的教育博主李右溪与瑞安一小学的小学生们交流甲骨文的视频上了热搜。视频里,李右溪表示这所小学开设甲骨文相关的课程有6年之久,学生们的甲骨文基础非常好,还能够联想展开举一反三,让不少网友关注视频的主题——甲骨文。
早在今年2月,李右溪在网上自嘲自己的专业是“全网最冷门专业”也让甲骨文更多走进大众视野,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更让大众对此关注度直线上升。
甲骨文能够频频出圈并不意外,除去其本身的神秘之外,甲骨文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仅以能否产出经济价值去衡量,它代表着中华渊源的文化传承以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冷门”甲骨文被带火的背后,是年轻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而一个甲骨文的破译并不单单只是让我们了解一个文字,更多的是让我们领悟更多古代文化领域。甲骨文的美,美在以文字还原鲜活的历史图景,探寻中华文明源头,挖掘更多文化领域。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甲骨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的生命力,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后备力量。通过文字去实现古今对话,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基于此,国家语委在2020年底,启动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依托强基计划在14所“双一流”高校进行古文字学专业试点招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中,这些看似古老晦涩的甲骨文反而更受欢迎,视频制作、表情包制作等新媒体技术,赋予文字新的活力与生机。李右溪视频走红的背后,我们不禁思考: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依托现代技术,以一种更能被大众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吸引更多有兴趣的青年人加入,不断充实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也要出台更完善的政策保障,更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为研究人员保驾护航,鼓励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而学校作为文化的产物和文化的引领者,理应向人类传授时代文化的全部内容,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