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7 四川众森同越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20921号
回顾这几年有关教育的舆情热点能够发现,有关中小学生午休的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一些地区和学校的积极探索让更多人关注,秋季开学更有不少家长在人民网留言,希望能够提升中小学生午休质量,可见,学生的午休问题应该尽快引起重视并妥善解决。
经济社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有关教育的各种挑战,生活节奏的加快,学龄人口增加让学校的空间被挤压,以往学生能够回家午餐、午休,但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工作地以及学生上课距离普遍较远,学生理所当然在校进行午餐、午休,在课桌上趴睡成为现实问题。
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午休作为上午和下午的衔接,经过上午长时间的专注,高质量的午休可以消除疲劳,能够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午的学习。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方式——趴睡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医学角度看,视力、脊柱、颈部等身体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去年的全国两会多位代表提出尽快实施午休“舒心躺睡”工程的建议,到浙江、福建多地将中小学生在校“躺睡”列入民生实事,如今已有地方先行一步,探索新的午休方式,这也为下一步更大范围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一些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更新午休方式,并优化管理办法,为孩子们提供“躺睡”的条件,赢得家长和舆论的赞誉。
例如,利用依身高定制的课桌椅,让椅子变成“午睡床”,灵活调节倾斜度,再用学生自己准备的枕头被褥,教室很快变成一个午休的“临时宿舍”,让学生实现“躺睡自由”;再例如学校将暂时空置的教室改造成午休室,安排配班老师,统一为孩子们准备防潮垫、被褥、枕头等用具,让孩子每天中午能够躺睡午休。
据《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调查,初中生的实际睡眠时间平均只有7.48小时,小学生则为7.65小时。这一现实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标准——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仍有不小的差距。而午休躺睡,则能有效弥补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
“躺睡”比“趴睡”睡眠质量更高,更有利于学生生活学习,从更远的角度来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长远发展,这些早已是广泛共识。学生中午在学校“怎么睡”,不仅是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是一项值得重视和做好的“关爱工程”,体现教育温度。
当下,还有很多学校对于推动学生午休躺睡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难点在于缺少相关设施设备以及校园空间有限,难以拓展午睡空间。有关学生午休问题的解决,考验各方机构的管理智慧和应变能力。
地方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午休改革落到实处,不断更新学校建设标准,将学生午休环境建设纳入规划;学校方面需根据不同的实际状况推广健康午休方式,应针对学生午休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收集采纳学生、家长各方建议,制定适合的午休解决方案。
越快解决学生午休难题,越多学生尽早受益。这不仅关系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一项充满温情的关爱工程,给予学生科学舒适的午休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